
【鳳山縣舊城】全臺保存年代最早面積最廣古城 左營舊城國定古蹟 高雄左營免費景點歷史古跡推薦
高雄左營有一座「鳳山縣舊城」,它可是全臺保存較完整城池中年代最早(1825年)以及保存面積最廣的古城,鳳山縣舊城在民國95年公告為國定古蹟,範圍包含了東門、北門、西門、南門以及城內空間五大部分,連附屬建物(護城河、鎮福社、拱辰井、門神泥塑)也納入國定古蹟範圍,這次我們從北門出發,北門又稱為拱辰門,當時從臺南府城來視察的官員都會從北門入城,所以北門是鳳山縣舊城的正門,然後我們沿著城牆順時鐘往東門走,路途中會遇到蓮池潭畔的「龍虎塔」,它興建於1976年,是一座寶塔式建築,接著我們走上「見城之道」,它是一條沿舊石城興建的空中步道,全長達770公尺,最後我們來到的是鳳山縣舊城區的東門,東門又稱為鳳儀門,在東門可以看到護城河,也可以看到城牆上的箭孔,來到高雄左營一定要來鳳山縣舊城區走走,可以體驗到古代與現代共存的感覺唷!!
拱辰門
鳳山縣舊城北門(拱辰門)的位置在高雄左營的勝利路上,是清朝臺灣府城的14座城門之一,初建於乾隆元年(西元1736年),當時為重檐歇山式雙層建築並題為「鎮北門」,後來在1915年臺灣日治時期遭到拆除
拱辰門中的拱辰有「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的意思,門洞兩側塑有一對門神,是臺灣古城牆中的孤例,門神的材質是以螺灰殼浮塑為底,因為當時從臺南府城來視察的官員都會由北門入城,所以就在拱辰門上雕塑了門神
鳳山縣舊城地圖
鳳山縣舊城主要包含東門、北門、西門、南門及城內空間五大部分,城內空間的寺廟有興隆寺、天后宮、關帝廟、慈濟宮、廣濟宮、火神廟、先農壇以及開彰聖王廟等,整體面積約有三千坪
龍虎塔
高雄市左營蓮池潭畔有一座寶塔式建築「龍虎塔」,是不少遊客來高雄左營都會安排的免費網美景點之一,龍虎塔的興建是因為在1974年時,左營慈濟宮的保生大帝降駕指示將有災難來臨,所以信徒們為了保平安而依照神明指示興建了龍虎塔
龍虎雙塔高七層,表示七級浮屠之意,從潭邊要走到塔旁要經過九曲橋,而且要遵守「入龍喉,出虎喉」的規矩唷!
見城之道
鳳山縣舊城區內有一條「見城之道」,它以見城館為起點、終點在北門,以空中步道的形式沿舊石城興建,它連結了大小龜山的既有步道,也重新縫合了被勝利路分割的大小龜山,全長達770公尺
見城館
見城館是一座高度運用科技互動的文史展示館,他們擁有全臺唯一結合光雕投影且動態演繹百年歷史的舊城模型展示
在鳳山縣舊城區城牆內的草皮空間,我們可以在這裡散散步、呼吸新鮮空氣,高雄左營同時也是中華民國海軍艦艇與陸地單位之主要駐地,也是中華民國第一大海軍基地,所以在這裡可以看到很有獨特風格的海軍元素藝術創作
鳳儀門
鳳山縣舊城區的東門又稱為鳳儀門,有祈盼「有鳳來儀」的意思
東門的護城河也是曹公圳的灌溉溝渠,稱為「龜頭涵圳」
城門旁有通道可以登上城門頂以及城牆上
出東門到新城北門間,有一條巡防、商賈往來古道,今人稱之為「雙城古道」
城門上有九個「雉堞」,雉堞中間缺口叫「箭孔」,雉堞中的小孔稱「窺孔」,從東門城牆上往外望去可以看到大義國中唷!!